经典永存,你还记得那首描写岳阳楼的诗吗?

经典永存,你还记得那首描写岳阳楼的诗吗?

花赫莉 2024-12-22 未命名 435 次浏览 0个评论
宋·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,帘旌不动夕阳迟。 登临吴蜀横分地,徙倚湖山欲暮时。 万里来游还望远,三年多难更凭危。 白头吊古风霜里,老木沧波无限悲。

经典永存,你还记得那首描写岳阳楼的诗吗?

陈与义写诗宗杜甫、黄庭坚,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。经历了南北宋过渡时期的战乱,他的诗风具有浑厚苍凉的特点。这首《登岳阳楼》就是很好的证明。

公元1127年四月,金兵攻破开封,北宋灭亡。陈与义流亡到洞庭湖畔,在精神和身体都受到摧残的情况下,登上岳阳楼,愁怀更盛,写下了这首诗。

(插入图片)

在诗的开篇,陈与义首先介绍了岳阳楼的具体位置,同时也点出了登临的时间:“洞庭之东江水西,帘旌不动夕阳迟。”岳阳楼位于洞庭湖以东,长江以西,夕阳渐渐退去,楼上的招牌一动不动,显得那样的寂寥。与其他登临类作品不同,此诗在首联中并没有中规中矩地交代事情的起因,而是直接将重点落在物象楼台上面来,单刀直入地对其展开描写。

从角度来说,首联的裁剪是“广”的,它从整个地理方位入手,进而再从大体的时间去捕捉,使得首联中的画面显得空旷悠远而又寂静苍凉。

洞庭湖与长江水拓开空间距离,夕阳为画面晕染了几分幽寂的色彩,而“帘旌”又从较为具体的“点”对画面中的苍凉空寂之味进行了烘托。这样一来,我们在看到首联中画面的同时,也体会到了作者沉郁寂寥的心情。

作者在颔联中将自己拉入到画面中:“登临吴蜀横分地,徙倚湖山欲暮时。”“我”所登临的地方是吴蜀两国的分界线,在暮色欲浓时,徘徊于湖光山色之中。首联虽然点出了地点,但它的空间很广,而颔联则在首联的基础之上将地理位置具体化,将人物清晰化,从而使得楼台与人物联系起来,也使得画面有了新的着力点。

作者在登上岳阳楼后,想到了吴蜀两国争夺荆州的战事,当时鲁肃率兵驻扎在岳阳。这样的历史回想起来,让作者不禁感慨万千,但他在诗中并没有明确写出来,而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。关于作者的内心世界,这句“徙倚湖山欲暮时”就已经告诉了我们。

而作者之所以会想起有关历史,除了岳阳楼本身以外,还在于他所处的朝代的动荡局面。所以颔联借助历史,将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与产生的心情从侧面皆予以体现。

(插入图片)

或许有很大一部分读者都在期待看到作者对岳阳楼的景色描写,然而作者偏偏反其道而行之,在颈联中,他将内容推进一步,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做出描写:“万里来游还望远,三年多难更凭危。”历经万里之遥,作者来到岳阳楼登高望远,三年多的苦难让他在独自凭栏时感受到了不尽的苍凉。

“万里”从路途的遥远程度体现了作者流离辗转的艰辛,“三年”又从时间的长久程度说明了作者奔波中的劳累与苦难,二者结合,非常具体而又全面地将作者的流亡形象、悲惨遭遇与艰难处境刻画于纸上。

从情感色彩来说,诗从开篇到颈联的推进,没有一联不集中于“苍凉沉郁”这一韵味之上,这就是“形散神不散”的特征彰显。

“白头吊古风霜里,老木沧波无限悲。”最后一联为情感的升华处,头发花白的诗人在风霜之中登楼吊念古人,看到那一片老木和无际烟波,让他感觉格外悲伤。

岳阳楼只是一个情感的触发点与支撑点,吊古讽今、登高抒怀才是重心所在。其实,纵然作者当时不登临岳阳楼,他去登临其他楼台,也一样会有同样的情感迸发出来。所以景由人而看,境因人而造,一位亡国诗人,面对任何一种风景,他的内心所产生的依旧是那味悲与哀。

在尾联中,诗的情感已呼之欲出,作者不再委婉含蓄,他直白明了地吐露出自己的心情,把浓郁的“愁”意递与读者,延于篇外。

据说作者写此诗时才39岁,虽然对于古人来说39岁已不再年轻,但也不至于满头白发。可是作者当时的形象却已是白发苍苍,这当然要归于亡国之痛和流离之苦。

作者立于风霜之中,与老木苍波相对,显得更加孤独无奈。尾联将景与情充分结合,不仅触动了读者的视觉,更是触动了读者的心弦。

(插入图片)

此诗通篇抒发吊古讽今之意,而在孤独与无奈意蕴的背后,是作者那颗忧国忧民之心,有他对腐朽统治阶级的愤怒,也有他对像他一样流离失所之人的同情。诗的每一句都被精心打磨,是陈与义非常成功的一首代表作,从韵味到境界皆有媲美唐诗之彩。

夕阳老尽苍波寂,愁绪随秋染鬓衰;各位看官,对于陈与义的这首诗,你认为写得如何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畅谈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霈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经典永存,你还记得那首描写岳阳楼的诗吗?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